1. <p id="5kzon"><del id="5kzon"><xmp id="5kzon"></xmp></del></p>
    2. <track id="5kzon"></track>
    3. <p id="5kzon"></p>
      大眾健康網 | 常見疾病 | 手機版 | 網站地圖

      logo

      banner
      大眾健康網 > 中醫 > 中醫養生 > 中醫外科學的起源與發展

      中醫外科學的起源與發展

      發表時間:2022-12-07 11:15:57 來源:互聯網

      中醫外科學的起源要追溯到遙遠的過去。在原始社會,人們在勞動和生活中與野獸搏斗,與氣候抗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各種創傷,從而產生了用植物包扎傷口,拔去體內異物,壓迫傷口止血等最初的外科治療方法。以后發展到用砭石、石針刺開排膿治療膿腫。殷商時期出土的甲骨文已有外科病名的記載,如“疾自、疾耳、疾齒、疾舌、疾足、疾止、疥、疕”等。周代《周禮·天官》中所載“瘍醫”即指外科醫生,主治腫瘍、潰瘍、金創和折瘍!段迨》健肥俏覈F存最早的醫書,書中已有癰、疽、金瘡、痔疾、皮膚病等許多外科病的記載,并記錄了砭法、灸法、熨法、熏法、角法、按摩等療法。

      《內經》為中醫藥學建立了系統的理論基礎!秲冉洝飞婕暗耐饪萍膊〗30種,包括《素問》中的丁、痤、疿、痔、口瘡、疝、厲風、瘕等及《靈樞》中人體不同部位的癰疽17種。書中闡述的癰疽瘡瘍的病因病機現仍是外科瘡瘍類疾病證治的理論基礎,如《素問·生氣通天論》中的“膏梁之變,足生大丁(丁與疔同)”等,并最早提出用截趾手術治療脫疽。

      漢代張機的《傷寒雜病論》時中醫外科的貢獻較大。書中建立的辨證論治理論對外科疾病的證治同樣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書中對腸癰、寒疝、蛔厥等外科病的診治作了比較詳細的論述,所載大黃牡丹皮湯、薏苡附子敗醬散、烏梅丸等至今仍為臨床所采用。漢末華佗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外科醫生,他第一個應用麻沸散作為全身麻醉劑,進行死骨剔除術、剖腹術等,堪稱外科鼻祖。

      兩晉、南北朝時期,由龔慶宣所撰的我國現存第一部外科專著《劉涓子鬼遺方》問世。書中主要內容是癰疽的鑒別診斷與治療,載有內治、外治處方140個。該書最早記載了用局部有無“波動感”辨膿,并指出破膿時切口應選在下方。首創用水銀膏治療皮膚病,比其他國家早了6個世紀。葛洪所著《肘后備急方》記載了許多簡易有效的醫方與外治方法。他提出用海藻治癭,是世界上最早應用含碘食物治療甲狀腺疾病的記載。提出用狂犬腦組織外敷傷口治療狂犬咬傷,開創了用免疫法治療狂犬病的先河。

      隋代巢元方所著《諸病源候論》是我國現存最早論述病因病機的專著,書中對許多外科疾病包括40余種皮膚病的病因病理進行了闡述,如指出疥瘡由蟲引起,對炭疽的感染途徑認識到“人先有瘡而乘馬乃得病”。

      唐代孫思邈的《千金方》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臨床實用百科全書,書中記述的手法整復下頜關節脫位與西醫學的手法復位相似;而其用蔥管導尿治療尿潴留的記載比1860年法國發明橡皮管導尿早1200多年。該書記載的臟器療法如食用動物肝臟治療夜盲癥等經驗被后世醫家證實了其科學性及有效性。此外,王燾的《外臺秘要》載方6000余首,其中有不少是外科方劑。

      宋代對外科學貢獻較大的有王懷隱的《太平圣惠方》,書中記載了痔、癰、皮膚、瘰疬等外科病的證治,確立和完善了判斷外科疾病轉歸及預后的“五善七惡”學說,提出扶正祛邪、內消托里等內治法則。該書還記載了用砒劑治療痔核的方法。

      金元時期,醫學思想異;钴S,出現了金元四大家,這對當時的外科學發展也有較大的影響。這一時期外科學的代表著作有陳自明的《外科精要》、朱震亨的《外科精要發揮》、齊德之的《外科精義》以及危亦林的《世醫得效方》。其中以《外科精義》影響較大,它首次把26部脈象變化和外科臨床緊密結合起來,還指出外科病是陰陽不和、氣血凝滯所致,為外科整體觀念的建立作出了貢獻!妒泪t得效方》是一本創傷外科專著,對傷科的發展有很大貢獻,其提出的對脊柱骨折采用懸吊復位法,比西方提出懸吊復位法要早600多年。

      明清時期,中醫外科學進入自身發展的黃金時期。此時,外科專著大量涌現,名醫輩出,學術思想活躍,出現了不同的學術流派,最有代表性的外科三大主要學術流派為:以陳實功的《外科正宗》為代表的正宗派,以王維德的《外科全生集》為代表的全生派,以及以高秉鈞的《瘍科心得集》為代表的心得派。此外,汪機的《外科理例》主張外科病治療“以消為貴,以托為畏”,并首創玉真散治療破傷風。陳司成的《霉瘡秘錄》是我國第一部梅毒病專著,書中指出梅毒由性交傳染且可遺傳,并詳細記錄了應用砷、汞劑治療梅毒的方法。此外,吳謙等著《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余聽鴻著《外科醫案匯編》等,至今仍是學習外科的重要參考書。

      近代外科方面有代表性的專著如吳師機的《理瀹駢文》,該書集外治法之大成,主張以外治法通治內、外諸病,載方1500余首,以膏藥療法為主,治病范圍遍及內、外、婦、兒、傷、五官等科。此外,還有馬培之的《外科傳薪集》及張壽頤的《瘍科綱要》等十幾種外科專著。

      推薦閱讀

      国产综合久久
      1. <p id="5kzon"><del id="5kzon"><xmp id="5kzon"></xmp></del></p>
      2. <track id="5kzon"></track>
      3. <p id="5kzo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