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 id="5kzon"><del id="5kzon"><xmp id="5kzon"></xmp></del></p>
    2. <track id="5kzon"></track>
    3. <p id="5kzon"></p>
      大眾健康網 | 常見疾病 | 手機版 | 網站地圖

      logo

      banner
      大眾健康網 > 中醫 > 中醫養生 > 中醫診斷學的診斷原理

      中醫診斷學的診斷原理

      發表時間:2022-12-07 11:14:42 來源:互聯網

      中醫診斷學是根據中醫學的理論,研究診察病情、判斷病種、辨別證候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一門學科。它是中醫學專業的基礎課,是基礎理論與臨床各科之間的橋梁,是中醫學專業課程體系中的主干課程。診,診察了解;斷,分析判斷。“診斷”就是通過對病人的詢問、檢查,以掌握病情資料,從而對病人的健康狀態和病變的本質進行辨識,并對所患病、證作出概括性判斷。

      診斷原理

      1.原理介紹

      中醫學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受到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影響,其認識論和方法論都具有樸素的唯物辯證法思想。對于自然界和人體生理病理的認識,是以直觀的方法從總體方面看待其關系,構成了天人相應、神形相合、表里相關的整體觀點。

      中醫學認為,事物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關系和因果聯系,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局部的病變可以產生全身性的病理反應,全身的病理變化又可反映于局部。因此,疾病變化的病理本質雖然藏之于“內”,但必有一定的癥狀、體征反映于“外”,局部的表現?煞从吵稣w的狀況,整體的病變可以從多方面表現出來。通過審察其反映于外的各種疾病現象,在醫學理論的指導下進行分析、綜合、對比、思考,便可求得對疾病本質的認識。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觀過與不及之理,見微得過,用之不殆。”就是說在認識事物時,應當采取知己知彼,從外測內,觀察事物表現的太過或不及,通過微小的改變看出反常的所在,從而認識事物的本質。這便是中醫學診斷病證的基本原理。

      2.司外揣內

      外,指疾病表現于外的癥狀、體征;內,指臟腑等內在的病理本質。由于“有諸內者,必形諸外”,所以《靈樞·論疾診尺》說“從外知內”,就是說通過診察其反映于外部的現象,便有可能測知內在的變動情況。

      《靈樞·本臟》說:“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則知所病矣。”說明臟腑與體表是內外相應的,觀察外部的表現,可以測知內臟的變化,從而了解內臟所發生的疾病,認識了內在的病理本質,便可解釋顯現于外的征候。所以《丹溪心法》總結說:“欲知其內者,當以觀乎外;診于外者,斯以知其內。蓋有諸內者形諸外。”這一認識與近代控制論的“黑箱”理論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3.見微知著

      “見微知著”,語出《醫學心悟·醫中百誤歌》。微,指微小、局部的變化;著,指明顯的、整體的情況。見微知著,是指機體的某些局部,常包含著整體的生理、病理信息,通過微小的變化,可以測知整體的情況。

      如《靈樞·五色》將面部分為明堂、闕、庭、蕃、蔽等部,把上至首面、下至膝足、內而臟腑、外而胸背的整個人體皆分屬于其中,并說:“此五臟六腑肢節之部也,各有部分。”這便是察面部的情況,以測全身病變的具體描述。

      又如早在《素問·五臟別論》便有“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主”之說,《難經·一難》更強調“獨取寸口,以決五臟六腑死生吉兇之法”,于是詳細審察寸口脈的三部九候,以推斷全身疾病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耳為宗脈之所聚,耳廓的不同部位能反映全身各部的變化;舌為心之苗,又為脾胃的外候,舌與其他臟腑也有密切聯系,故舌的變化可以反映臟腑氣血的盛衰及邪氣的性質;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于目,故目可反映人體的神氣,并可察全身及臟腑的病變等。

      臨床實踐證明,某些局部的改變,確實有診斷全身疾病的意義。因而有人說,中醫學含有當代“生物全息”的思想,認為人體的某些局部,可以看作是臟腑的“縮影”。

      4.以常衡變

      常,指健康的、生理的狀態;變,指異常的、病理的狀態。以常衡變,是指在認識正常的基礎上,發現太過、不及的異常變化。

      《素問·玉機真臟論》說:“五色脈變,揆度奇恒。”恒,指正常、常規;奇,指異常、變動;揆度,觀察比較、推測揣度的意義。要認識客觀事物,必須通過觀察比較,知常達變。中醫望色、聞聲、切脈等以診斷病變,均含有這方面的道理。

      健康與疾病,正常與異常,不同的色澤,脈象的虛、實、細、洪,都是相對的,是通過觀察比較而作出判別的。診斷疾病時,一定要注意從正常中發現異常,從對比中找出差別,并進而認識疾病的本質。這也就是所謂以我知彼,以觀太過不及之理的診斷原理。

      推薦閱讀

      国产综合久久
      1. <p id="5kzon"><del id="5kzon"><xmp id="5kzon"></xmp></del></p>
      2. <track id="5kzon"></track>
      3. <p id="5kzo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