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繩屬于有效且經濟的運動方式,相當于有氧和無氧混合的運動,能讓身體多個部位的肌肉得到鍛煉,增加踝關節和膝關節韌帶力量,提高下肢肌肉力量。同時也能訓練平衡感,提高身體靈活性,改善心肺功能,讓大腦思維更加敏捷,而且也能減肥瘦身。不過錯誤的跳繩方式卻會損傷關節,所以跳繩前應掌握以下幾點避免受到傷害。
近日,湖南長沙,近180斤的陳先生跳繩鍛煉時,忽然感到后腳跟一陣陣痛,10余天仍未見好轉。陳先生到醫院被診斷為后腳跟肌腱斷裂,必須進行手術治療。醫生建議,運動過程中一旦有受傷或不適,應第一時間到正規醫院檢查,切勿自己盲目處理。同時,應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鍛煉,以免對身體造成損傷。
跳繩前做好哪幾件事能避免受到傷害?
1、選擇合適的跳繩
普通的跳繩材質是牛皮或塑膠的,重量輕,特別適合新手;競速跳繩材質是鋼絲的,質量輕且轉動速度較快;負重跳繩材質是粗鋼絲,能提高上半身的肌肉力量和耐力。根據身高調整跳繩長度,左右手分別握住繩子兩端,用腳踩住繩子,把繩子拉直,雙手位置放在髖部以上和胸部以下。
2、選擇好場地
跳繩場地必須保證地面平整,不要在凹凸不平的水泥地面,避開有沙粒和沙塵較多的環境,盡量選擇有彈性的pu場地或室內體育館。
3、提前做好熱身
跳繩前應活動活動肩膀、手肘手腕、腳踝和膝蓋等多個部位,可以慢跑5~10分鐘或拉伸大腿肌肉,防止跳繩過程中扭傷。
4、利用手腕發力
很多人第1次跳繩時用手臂力量搖晃繩子,其實發力點應在手腕,雙手臂緊緊貼著身體兩側,前手臂稍微彎曲一點,用手腕搖動繩子。
5、掌握正確的跳繩姿勢
跳繩時兩個腳并在一起且站立,膝關節并攏,用前腳掌起跳和落地。跳繩時膝蓋稍微彎曲,下路的時候膝蓋稍微彎曲,保持一定的彈性,這樣能起到緩沖作用。落地時應用腳尖踩住地,減少對下肢骨骼帶來的沖擊。
溫馨提示
跳繩后腿部肌肉會腫脹、充血和變硬,運動后應做好腿部拉伸,這樣能放松肌肉,讓腿部線條更加好看。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跳繩減肥,體能基礎比較差、膝蓋有傷、體重過重、慢性支氣管炎和冠心病以及心功能不全患者都不能跳繩。
2022-08-22
2022-07-25
2022-07-19
2022-07-18
2022-07-12
2022-07-04
2022-06-20
2022-06-20
2022-06-20
2022-05-23
2022-02-22
2021-12-23
2020-05-23
2019-07-18
2019-03-01
2022-02-22
2021-12-23
2020-05-23
2019-07-18
2019-03-01
2018-12-28
2018-12-28
2018-12-28
2018-12-28
2018-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