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NA姐收到一位讀者的來信:
近段時間,我都很害怕和別人在一起相處,不敢大笑、不敢大聲打噴嚏、也不敢大聲說話,因為只要一用力,就會尿褲子,每次我都覺得很尷尬,這么大人了還會漏尿。
后來我去網上查了下資料,發現都對不上,我才20多歲,也沒生過孩子,為啥也會這樣?
尿失禁發病率有多高?
實際上,還有很多女性都有跟這位讀者一樣的困擾,這種在大笑、打噴嚏甚至大聲說話之后漏尿的情況,被稱為“壓力性尿失禁”,是女性常見的一種疾病,且發病率很高。
有數據顯示,女性群體中,有23%~45%存在不同程度的尿失禁,6%具有明顯的尿失禁,而其中大約一半是壓力性尿失禁,也就是在大笑、咳嗽或打噴嚏等動作時,會出現漏尿的情況。
女性之所以更容易得壓力性尿失禁,有多種因素。
女性更容易得壓力性尿失禁
年齡
有調查發現,45歲至55歲的女性最容易出現壓力性尿失禁,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壓力性尿失禁出現的概率也就越高。
專家表示,一方面,女性隨著年齡增長,盆底會逐漸松弛,且雌激素的減少、尿道括約肌的退化也會導致壓力性尿失禁出現;另一方面,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等常見的疾病,都可能誘發壓力性尿失禁。
生育
尿失禁與生育存在密切聯系,且生育次數越多,尿失禁出現的概率也越大,尤其是晚育、順產或胎兒體重比較大的情況,女性更容易得尿失禁。
實際上,懷孕和生育的過程都會導致腹腔內壓力增大,尤其是生育的時候,盆腔肌肉受到嚴重損傷,會導致盆腔功能出現障礙,因而引起尿失禁。
肥胖
身體過于肥胖的女性,比身形姣好的女性更容易得壓力性尿失禁。尤其是腹部肥胖,脂肪的堆積會導致膀胱承受的壓力增大,因而引起尿失禁的情況。
女性隨著年齡增長,脂肪堆積的情況也會越嚴重,因而,控制飲食、堅持鍛煉,控制好形體,對于預防壓力性尿失禁具有重要意義。
遺傳
有調查表明,壓力性尿失禁與遺傳因素具有明確的關聯,家族中有人患壓力性尿失禁,那么他們的直系親屬患病概率也會增加。此外,亞洲人出現尿失禁的現象也明顯高于歐洲人。
除了以上幾個原因之外,雌激素水平發生變化、壓力增加、精神緊張等因素都可能誘發壓力性尿失禁。
擺脫尿失禁尷尬,做好這3點
不論是何種原因引起的尿失禁,患者都會感到尷尬且煩惱,究竟應該怎么做才能擺脫這種困境?
按規定時間排尿:為了控制排尿次數,尿失禁患者應有意識地控制排尿的時間,以逐漸延長排尿的時間間隔。
自己給自己制定一個排尿時間表,用意識控制膀胱的感覺刺激,重新組建大腦皮質對膀胱功能的控制,最終達到恢復正常排尿的效果。
就診:如果尿失禁的現象比較嚴重,最好還是到專業醫院進行評估,做尿動力檢查、尿墊試驗等,全面評估尿失禁的嚴重程度,以判斷是否需要手術或藥物治療。
盆底肌訓練:目前公認的改善尿失禁方法是對盆底肌進行訓練,也就是常說的提肛運動:
用力收縮肛門和周圍的肌肉,保持2至6秒,然后放松2至6秒,重復10至15次,此為一組練習,每天堅持3至8組,堅持練習對于盆底肌的修復具有明顯效果,以達到改善尿失禁的目的。
除此之外,保持愉悅心情、減肥、舒緩壓力等對于改善尿失禁也具有重要意義。如果尿失禁的問題已經嚴重影響生活,則最好考慮手術或藥物治療。
總之,尿失禁問題可大可小,當發現自己出現尿失禁時,一定要引起重視,并積極進行治療,這并不是難以啟齒的尷尬,而是身體暫時出現了狀況,積極進行治療,便能擺脫這種情況。
2023-05-16
2023-05-16
2023-05-16
2023-05-15
2023-05-15
2023-05-15
2023-05-11
2023-05-11
2023-05-10
2023-04-20
2023-04-20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7
2023-04-20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9
2023-04-17
2023-04-03
2023-03-23
2023-03-22
2023-03-14
2023-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