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呀,是誰又在放毒氣啊?一天好幾波了,真受不了!”
辦公室里,小王忍不住抱怨起來。角落里的小劉雖不說話,卻早已面紅耳赤。原來辦公室里屢次出現的“毒氣”,其實就是小劉放的臭屁。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這幾天飲食正常,也沒有吃什么味道重的東西,但小劉放屁次數卻增加不少,一天能放十幾個屁,有些屁還很大異味,這才招致同事的不快。小劉自己心里直犯嘀咕:不會是得了什么病吧?得找個時間去看看醫生了。
一、一天放幾次屁算正常?
屁,是食物在腸道被細菌分解后產生的氣體。我們吃下的食物進入消化系統后,會被各種消化酵素加以分解,消化完成后,大約有90%在小腸中被吸收。而剩下的約10%無法被分解的食物殘渣,則會進入大腸,被大腸內的細菌分解利用,最終產生各種氣體。
氣體經過腸道蠕動被推擠出肛門外,就是“放屁”。所以,從另一方面來說,放屁就是幫助人體排出廢氣,一天5-10次都屬于正常范圍。但若一段時間之內放屁次數突然增多,則需要引起注意。
從生理的角度來說,突然多屁很多時候是由飲食導致。有些人愛吃洋蔥、生姜、生蒜、薯類、甜食、豆類和面食,這些食物在人體內可產生大量氫和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氣體的基質,所以食后往往會“廢氣大增”,不斷放屁。
此時,注意清淡飲食,多攝入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多喝酸奶等,便能幫助改善腸道菌群狀態,緩解多屁的情況。
而從病理的角度來說,如果消化系統出現了問題,如便秘、激燥性大腸癥候群等,導致各種消化液分泌異常,甚至腸道菌群失調,也可能出現放屁增多的情況,有時還可能伴隨腹瀉、脹氣等不適癥狀。
總而言之,突然多屁,首先要排除是否為飲食導致,再根據身體其它異常來綜合判斷,若必要時,需及時就醫診斷,以免延誤病情。
二、兩種臭味的屁,特別當心
腸道產生的氣體中,氫氣、二氧化碳和甲烷占99%,這些氣體都是無味的,因此大多數時候的屁實際上根本沒有氣味。屁中強烈的臭味很大程度上源于1%左右的含硫化合物,如硫化氫。許多食物含有硫的成分,通過細菌分解發酵后就會產生含硫氣體。當放屁后自覺奇臭無比,且出現以下兩種典型臭味后,就需要格外注意了。
1、腥臭味
屁味腥臭可能是因為放屁者的消化道有出血現象。這些血液積聚在患者胃腸道中,會被胃酸及腸道細菌分解,使排出的糞便像柏油一般發黑發亮。此外,腸道內有惡性腫瘤時,因為癌組織糜爛、剝落、出血,再加上細菌的分解發酵作用,放出的屁也會帶有腥臭味,需要高度警惕。
2、臭雞蛋味
臭雞蛋味的屁,可能是進食了大量蛋白質食物導致,但也要注意可能是腸道內腫瘤組織脫落,癌細胞壞死導致的味道。
若放屁的味道越來越重、越來越臭,而且還伴有糞便帶血,突然出現持續性便秘、腹瀉、體重下降等情況,就需及時到醫院排查,根據病因對癥治療。
三、“多屁有害,無屁更危險”
公共場合放屁,可能會帶來尷尬。但有的時候,有屁放不出,只是感覺氣一直在肚子里打轉,這種情況反而更危險。
在醫學上,屁常作為衡量胃腸功能好壞的一種參照物。如果人們頻頻放屁,常常是大便的前奏曲。若好幾天一直不放屁,不排便,陣陣腹痛,很有可能是腸梗阻之兆,應盡早診治。
另外,屁被堵住了,還可能是與身體調節機能有關,身體在調節過程中,出現的腸道減緩,伴隨著其它異常的發生,也會誘發梗阻。嚴重的時候,需要考慮消化道腫瘤的可能。
·屁不能久憋
有時,為了“面子”問題,有些人會硬生生將屁憋回去,但它并不會憑空消失,反而可能會通過口氣的方式排出體外。所以,經常憋屁的人容易出現口臭。另外,若強行或長期憋屁,廢氣積存在腸道內,會引起腹脹;其中的代謝廢物,會影響腸道的正常功能,引發便秘等腸道問題。因此,建議大家不要經常憋屁。
四、想要“屁事”正常,飲食注意3點
要減少放屁,特別是少放臭屁,就應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以下三種食物不建議大家多吃:
1、根莖類食物。如紅薯、土豆、芋頭等。這類食物含糖量較高,且其中的纖維素不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容易堆積在腸道中產生氣體。
2、豆制品。豆腐、豆漿、豆干等含有大量的“大豆低聚糖”,而人體缺少分解這種糖的酶,所以這類食物更容易被腸道里的細菌利用,產生大量的氣體。
3、易產氣的飲料。如碳酸飲料、啤酒等。
另外,吃飯時注意細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如果是容易脹氣的人,還可以利用烹調方式來減少食物產生的氣體,譬如將豆子煮久一點,讓內部的糖分解,便可以減少氣體產生。
在生活中,有一個與每個人密切相關、卻難于開口的話題,那便是放屁。放屁本是一個正,F象,但若一段時間內,放屁變得頻繁且臭,甚至是好幾天放不出屁,則可能是腸道出了問題。此時就需要前往醫院,為你的消化系統做一個全面詳盡的檢查。
2023-06-01
2023-05-30
2023-05-16
2023-05-12
2023-05-12
2023-05-12
2023-05-12
2023-05-11
2023-05-11
2023-05-11
2023-05-08
2023-05-04
2023-04-28
2023-04-20
2023-04-19
2023-05-08
2023-05-04
2023-04-28
2023-04-20
2023-04-19
2023-04-14
2023-04-14
2023-03-31
2023-03-24
2023-03-24